毛滴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业知识26张图详解犬猫毛发检查干货 [复制链接]

1#

上一篇文章我们跟大家分享了皮肤病常用的几种检查方法,其中提到的毛发检查,因为简单实用,是文章作者非常喜欢采用的一种方法,作者建议大家参考MullerKirk的《小动物皮肤病学》一书,因此我们特摘译该书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还没看,文末有链接,记得查看哦。

多图预警,请注意流量。

毛发检查

毛发检查指从皮肤上拔掉毛发放在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自伤性脱毛、皮肤癣菌病、色素稀释性脱毛、营养性或先天性毛发发育不良、腋毛真菌病、结节性脆发症、羽状脆发症、毛软化症、扭曲毛、生长期脱毛、休止期脱毛、内分泌性脱毛和毛发生长色素紊乱。有时毛发检查也有助于诊断蠕形螨或马拉色菌性皮炎。毛发检查的方法是用指间或套上橡胶套的止血钳捏住/夹住少量毛发,然后将毛发整个拔出,沿一个方向在滴有矿物油的玻片上铺开毛发,然后放在低倍镜下检查。检查时如果发现异常,应调至更高倍镜详细查看。拔毛时沿毛发生长方向用力拔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人为损伤毛发出现伪像。

毛根(毛球)可能处于生长期或休止期。生长期毛球呈圆形,光滑光亮闪耀,常含有色素颗粒,而且非常柔软,因此毛根可能会弯折(图2-29A)。休止期毛球呈棒状或矛状,表面粗糙,不含色素,通常很直(图2-29B)。生长中期(catagen)毛发很少看到,这个时期的毛球外观介于生长期和休止期之间(图2-29C)。正常毛干的直径前后一致,向顶端逐渐变细(图2-29D)。直毛动物的毛干很直,而卷毛或波浪状毛的动物的毛干弯曲。所有毛发都应有清晰可见的毛小皮(毛表皮),以及界限清晰的毛皮质和毛髓质(图2-29I和J)。毛发色素含量取决于被毛颜色和动物品种,但毛发颜色相同处的毛发之间不应有很大差异。

图2-29A一只猫的生长期毛球,注意毛球呈圆形,含有色素,而且弯折。

图2-29B一只猫的休止期毛球。主毛(粗)和次毛(细)的毛根都很尖,缺乏色素。

图2-29C一只犬的生长中期毛球,毛球外观介于前面A和B之间。

图2-29D一只猫的正常毛发的尖端,注意毛发靠近尖端逐渐变细。

图2-29I一只白猫的主毛毛干。最外面有一层毛小皮像瓦片(鳞片)一样覆盖毛干。毛小皮下面是位于中间的不含色素的毛皮质。中央黑色最粗部分是毛髓质。

图2-29J与I同一只白猫的次毛毛干,同样的放大倍数。

正常成年动物既有生长期又有休止期毛发,二者比率随季节、环境和很多其他因素而改变(见第一章)。可以通过分类大约根毛发的毛球来大致判断生长期:休止期比率。因为没有严谨证实的参考范围,笔者很少会去计算这个比率。然而,正常动物的毛发不应都处于休止期(图2-29E);因此,这个发现提示可能为休止期脱毛或毛囊停滞(见第11章)。休止期毛发数量异常(例如夏天大多是休止期毛发,而正常夏天很多品种的比率应是50:50),提示可能为营养性(见第17章)、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见第10章)。

图2-29E一只患休止期脱毛的猫,毛发检查全部都是休止期毛发。

毛球评估好之后检查毛干。不正常地卷曲、畸形的毛发(图2-29P)提示可能有潜在营养性或代谢性疾病或先天遗传性异常(图2-29H和X)(见第12章)。毛干正常的毛发突然折断且断缘清晰(图2-29G)或纵向分裂(羽状脆发症,图2-29S)提示为外部创伤,可能是过度舔舐或抓挠或太用力刷毛导致。异常毛干断裂可见于色素稀释性脱毛(图2-29M和N)和其他先天遗传性疾病(见第12章)、结节性脆发症(图2-29Q和R;见第11章)、腋毛真菌病(见第4章)、生长期脱毛(图2-29F;见第11章)、斑秃(图2-29T;见第9章)、毛软化症(图2-29U和V;见第11章)和皮肤癣菌病(图2-29O)。

图2-29P营养不良。畸形的毛发。

图2-29H阿比西尼亚猫的毛干异常,注意毛尖处洋葱样肿胀。

图2-29X扭曲毛,注意毛干沿长轴方向旋转°(箭头)。

图2-29G断端,一只心理性脱毛的猫的清晰折断的毛发。

图2-29S一只犬羽状脆发症(尖端分叉),注意毛尖纵向分裂。

图2-29M一只患色素稀释性脱毛的犬(杜宾犬)的毛发。注意毛干中大小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素团块,破坏了毛干的正常结构。

图2-29N上一张图片(M)中犬的另一根毛发的放大图。注意巨大的黑色素团块撑破了毛干表面,这个地方很脆弱,毛发可能在这里断裂。

图2-29Q结节性脆发症,注意毛干中央的结节区域,毛发将会在这里断裂。

图2-29R结节性脆发症,毛发已在结节处断裂,看起来像是两把相对的扫把。

图2-29F生长期脱毛。注意短暂代谢停滞和容易断裂的结构缺损处(箭头)。

图2-29T斑秃的“感叹号”状毛发。

图2-29U一只犬的毛髓质软化症。注意毛干局灶性增厚(箭头),以及毛髓质界限消失和纵向板层分裂。

图2-29V上图(U)中犬的其他毛干。

图2-29O1-O2一只患皮肤癣菌病的犬的毛发,放在矿物油中。毛干含有大量菌丝(O1箭头)。O2为更高放大倍数,可见毛干正常解剖结构被大量节孢子破坏。

一定不要将正常色素稀释的动物的毛发误认为是患病(图2-29K和L)。与色素稀释性脱毛无关的毛发色素异常,还没有很好的研究。当发现异常色素沉着时,必须考虑外部因素(如唾液染色、化学品和外用药、日晒漂白)或影响色素转移至毛干的疾病(如药物、营养失衡、内分泌疾病和特发性色素紊乱)。毛囊管型见于导致毛囊角质化异常的疾病,如皮脂腺炎(图2-29W)、蠕形螨病、原发性皮脂溢、毛囊发育不良和内分泌疾病。不应将这些疾病与虱卵(图2-29Y)或姬螯蟎卵(图2-29Z)混淆。

图2-29K一只正常蓝点暹罗猫的毛发。马耳他稀释基因导致黑色被稀释成蓝色(灰色)以及橙色稀释成奶油色,导致出现不规则的黑色素团块(箭头),但是不改变毛干的正常解剖结构。

图2-29L一只正常色素稀释犬(魏玛犬)的毛发。注意黑色素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团块,分布凌乱。然而它们没有改变毛干的解剖结构。

图2-29W毛发管型。很多毛干周围附着角质皮脂残渣,形成明显管型。

图2-29Y虱卵。注意卵有盖,且卵一侧大部分面积都附着在毛干上。

图2-29Z姬螯蟎卵。注意卵无盖,只是一侧的一端附着在毛发上。

广告部分

细胞学课程还有一节免费课和病例分享哦,如果你还没看,记得一定要看哦。活动期间,购买课程有元优惠券,大家不要错过哦。(识别上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