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滴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 [复制链接]

1#

眩晕症作为常见的急诊临床症候群,前庭部位的病变是该疾病的通常反应,以眩晕、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及运动错觉为主,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为此,本文分析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对急诊眩晕症患者的影响,为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研究内容整理后做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纳入的急诊眩晕症共计例,均随机抽取自年4月~年4月。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均符合眩晕症的诊断标准。将伴有严重肝、肾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将处于妊娠及哺乳期的患者予以排除;将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予以排除。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共由27例男性患者和25例女性患者组成,共计52例,患者的年龄上限和年龄下限分别为56岁和23岁,年龄均值经计算后为(46.35±5.63)岁:眩晕原因:椎基动脉供血不足27例、占51.92%,梅尼埃病16例、占30.77%,前庭神经元炎6例、占11.54%,不明原因3例、占5.77%。对照组共由30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组成,共计52例,患者的年龄上限和年龄下限分别为57岁和22岁,年龄均值经计算后为(45.42±5.36)岁;眩晕原因:椎基动脉供血不足29例、占55.77%,梅尼埃病15例、占28.85%,前庭神经元炎4例、占7.69%,不明原因4例、占7.69%。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构成因素相互比较后,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P0.05。

方法针对52例对照组急诊眩晕症患者,予以异丙嗪单用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为异丙嗪Sig25mg,I.m,q.d。针对观察组的52例急诊眩晕症患者,在予以异丙嗪单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进行联合治疗。异丙嗪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相同,天麻素的用法用量为:天麻素Sigmg+生理盐水Sigml,I.v.drip,q.d,两组患者均持续给药3d。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眩晕、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及运动错觉等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改善80%及以上,甚至完全消除;有效:治疗后,眩晕、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及运动错觉等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改善50%~79%;无效:治疗后,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低于50%,甚至病情加重及恶化。

统计学处理方法例急诊眩晕症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除治疗方法不同外,其他临床资料经检验差异并不显著,将研究中涉及的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工具SPSS19.0进行处理,当组间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后存在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予以表示。

结果

治疗前后组间患者椎基体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例急诊眩晕症患者实施治疗前,各项椎基体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变化情况,所得差异经检验不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观察组实施治疗后,其各项椎基体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得结果,详情数据由附表1可见,数据相互比较P0.05。

治疗后组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施不同方案的临床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产生的数据相互比较P0.05,观察组更具优越性,实验数据由附表2可见。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急诊眩晕症作为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如未及时接受治疗,甚至会致死致残,危害极大。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主要手段,异丙嗪属于抗组胺药物,可以预防和控制毛细血管的变大和扩张,改善局部组织水肿的效果显著,天麻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天麻素作为天麻的干燥根块提取物,具有十分理想的镇静、镇痛及安神、安眠的效果,并且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的平衡失调及兴奋反应。较多的学者研究后发现,天麻素与异丙嗪联合治疗对改善急诊眩晕症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一观点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结合研究内容,我们共选择了急诊眩晕症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临床治疗期间,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异丙嗪单用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实施天麻素与异丙嗪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各项椎基体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变化情况明显更加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偏高,发生嗜睡、口鼻干燥、胃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更低。以上数据足以证明:针对急诊眩晕症患者,实施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加符合疾病治疗的需要,既可以调节和改善疾病表现,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后效果更具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急诊眩晕症损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